第二天(2月6日)一早,我们便从宾馆checkout,前往SAD的办公室。
我很快发现,在车子的前部装有一台电视机,并且是索尼的BRAVIA。领队跟我们说,印度的客车前部一般都会装有电视机,而且基本上都是索尼的。所以在索尼电视部门最为黑暗的当时,印度一枝独秀,取得了全球最好的成绩。
这就让我想起了宾馆里也是索尼的电视。而且,最为重要的是,里面的7-8个台,竟然有3-4个都是索尼的台。有索尼音乐台、索尼电影台、索尼纪录片(全球地理)台,等等。据我所知,全球可能也只有印度,有那么多索尼电视台。可见索尼在印度的影响力。
前一天下飞机的时候因为天已经黑了,所以没有看清道路两边的状况。而现在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路两边盛开的樱花。大家都感到很惊奇,因为当时是2月。后来听领队介绍,班加罗尔因为地处热带,樱花盛开的时节比日本要早得多。
盛开在2月的樱花。日本一般是4月中下旬
很快,我们就到了SAD所在地。这里也被称为印度的硅谷,园区里面集结了许多高科技企业,比如Arm、Intel、Cisco、GE等等。
SAD的办公楼
参加培训的印度同事已经提前到了办公室。公司首先把我们集中在一个会议室里面,SAD的Top向我们叙述了这个培训项目的一些情况。这个培训实际上是SAD委托给一家称为InfoSys的印度软件外包商执行的,这家企业承包了很多索尼软件的开发维护业务,所以提供这样培训给索尼的年轻一代工程师也是对自己很好的宣传。而今天的主题就是融合,让大家互相认识。每个人都将自己的名字写在一张纸上,贴在胸前,然后一个一个作自我介绍。最后,公司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一个手机,作为日常联系使用。
当时的印度,普遍还在使用这样的GSM手机。手机非常便宜,连机器带话费好像一共100来块钱
中午,公司提供了自助餐。当天是SAD的工作日,食堂里坐满了SAD的员工。但是我们是在一个小包房里面,饭菜也是单独分开的。不过据说品种和他们日常吃的没有什么差别,只是出于卫生的目的分开了。
下午我们参观了SAD的办公室。每个工位的面积非常的小,桌子可能就和中学生的课桌差不多大,80公分的样子吧(而CSC大约1米2到1米5)。上面有半层书架。前后的间距也就是刚好坐得下一个人。办公室是连通的,但是每个区域上都吊有吊牌,表明该区域对应的事业部。业务范围明显是比CSC大得多,基本上能找到索尼各个事业部的名字。
晚上,我们入住了InfoSys的校园。印度的大的软件外包公司的运作模式是既是学校也是公司,主要招收的人其实按照我们的教育体系的话是相当于初中毕业读中专,或者高中毕业读专科的概念。读书只需要很少的学费,然后如果参加项目还有钱拿。校园很大很夸张,可能有好几平方千米。据说每年新生会有2万多人,3年制,也就是校园里有6万多码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