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通常所说的索尼,是索尼集团下面的索尼电子,其它和它平行的组织包括索尼互娱(做PlayStation游戏机的)、索尼音乐(出唱片的。香港叫新力音乐)、索尼电影(007、蜘蛛侠)、索尼金融(这个基本只有日本有)、So-NET(宽带ISP,同样也只有日本有)、索尼幼儿园(这个。。。确实有但是我不确定是否该放这里),等等。
索尼电子当中又分两大集团:民用产品线和专业产品线。一般消费者熟悉的电子消费类产品都是属于民用产品线这边,而专业产品线的主力是影视拍摄制作所需专业器材,如摄像机、非线性编辑设备、转播车等等。
视频监控是专业产品线上相对比较年轻的一个部门,主要的顾客是公安、水利、电力、交通、金融等政府行业,属于典型的B2B(公对公)业务。
这块业务的总部在日本厚木。索尼中国原本只是一个地区性销售公司,公司内对应这块的部门叫PSC(Professional Solution of China),是一个销售组织,在新天地办公。但是03年和我同去日本的北京帮里有一个姓周的同事,在日本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得到日本总部的赏识,被派回来在张江组织一个产品设计分部,名称为PSGC,是产品设计部门。
其实CSC的来源也是这样。大约在06、07年的时候,集团高层曾经确实是尝试过在中国建设一个比较健全的分公司,将面向中国的产品设计研发工作转移到中国国内。当时也正是一部分基于这样的考虑,招收了我们这些人到日本工作。CSC的前身叫CDEC(China Design & Engineering Centre),成立当初是包括软件、硬件、机械这三大设计部门的。但是很快,因为索尼自身业务的快速下滑导致日本国内大量雇员人浮于事,加上中国国内当时人才严重不足,特别是机械和硬件,所以集团策略中途又变了风向,相关功能开始回撤日本,CDEC硬件和机械部队被裁撤,唯独留下了人才相对来说比较富余且日本不太擅长的软件部门,变成了CSC。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PSGC是当时索尼在华机构当中唯一一个保留了软、硬、机械全设计功能的部门,这是很难得的。我过去的时候,他们正在设计第六代监控摄像机。这代产品对于中国的团队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代,因为其中有部分型号的设计相当大的一部分交给了国内团队。
但是,当时行业的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监控系统在全国各个行业的大规模运用,主战场已经从索尼过往强势的金融(也就是银行营业厅)转变成了平安城市(就是全城市监控)这种级别的对象。在这种规模的监控布网要求下,摄像头不再是整个系统的重点,网络及网络设备、管控中心等解决方案才是核心。
所以市场看上去比以前大了好几个数量级,但是作为一个在互联网时代几乎毫无作为的传统“终端设备”厂商的索尼,在这个领域也开始了节节败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