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写代码的日子(十)

新品发布会顺利结束了,也就是商品发售日基本确定了。在庆幸顺利完成展示任务的同时,全组人倍感压力,因为还有很多开发工作没有完成。

学生,或者说刚刚走上社会的年轻人,最大的优点就是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特质。但这也同样是最大的问题。

我所负责的UI在面向正式的产品化过程当中走得并不顺利。那个时候IE的版本还是5.5或者6.0,也就是后来以bug数量众多著称于世的那几个版本。DHTML技术(动态网页技术)也是处于非常早期,DOM(文档对象模型,允许通过javascript改变页面内容)刚刚被支持。所以当我真正实现了节目单的动态更新的时候,不出1小时IE的内存占用就从十几M飙到100多M。那个时候的电脑内存是128M/256M的时代,内存占用超过100M的应用简直闻所未闻。

由于我写的UI是作为软件部所写的DoVAIO软件的一个界面存在的,所以导致整个DoVAIO应用越来越慢,最后被操作系统杀掉。前面我心里所嘲笑的软件部,现在是完完全全被我坑了。

当然严格来说这是微软的bug。但是轻易地使用未经验证的技术,而且就这样发表于世,这就是涉世未深的体现。

然而这时,并没有人来指责我。我的组长,软件部的各位都来和我一起讨论对策。软件部的人甚至提出每一段时间重启我的那个UI的“笨”办法,来绕过这个问题。并不是大家心里没有想法,但是大家都知道这时候扯皮百害无一益。这时,我第一次深切感受到了日本人的团队精神。

组长为我打通了微软的技术支持通道,这也是迄今为止我唯一一次用到微软的人工支持。对方的对应非常公式化,无懈可击也毫无帮助。说了很多总结起来就是修不了。

最后虽然做了很多改进,但是因为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项目组决定从DoVAIO当中移除这个UI,而把它作为一个单独安装的AddOn(插件)提供在装机光盘里。这主要是项目管理方面的考虑,避免我这里的进度影响到DoVAIO的品质保证与Release判定。

最后在我们的旗舰临近发售的时候,微软发布了相关的修复补丁。所以好在最后的市场上,并没有收到太多投诉。

当然,这台机器其实最后在全日本好像也一共就卖出去1000多台。销量很少。原因一个是价格贵,本体好像要60万日元(按当时汇率将近5万RMB),如果连同一个专用的显示器和一个卫星电视接收器的话,要100万日元(8万RMB)。另外一个原因是,由于其内部包括两个独立的录像系统,一个将一路同轴电缆分为8路的信号分配器,以及一块硕大的HiFi级别的高保真声卡(因为按照索尼音频工程师的标准,认为那个时候的电脑声卡简直发出的是噪声),内部线路连接十分复杂,导致工厂一条生产线一天只能组装两台而已。

这个机器的第一位客户好像是当时日本Intel的社长,估计纯粹是因为这是第一款也许也是唯一一款用了他们4G单核CPU的机器。NHK据说也采购了几台,说可以用在电视台里面应对播放事故。后面喝酒的时候又听说不少被日本AV业界买去,从而可以同时从7个机位拍摄并实时进行数字化记录,想想也是挺刺激的。。。

因为销量惨淡,项目组很快解散了。部长好像也因为各种原因辞职走了。部门长前瞻性地认为台式机没有未来,未来是手持设备的天下(后来历史证明他很正确),将我们这些人重新编成一个全新的团队,去搞一些介于电脑和当时的移动电话“之间”的产品。

这样的产品是啥,长什么样,有啥功能,甚至是是否真的需要,其实没人知道。只是大家觉得很酷,想给自己做个高级玩具。。。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