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来商谈的项目越来越多,以及SDK自身的稳定性提高,我们决定将SDK的开发维护工作转移到南京,而东京的团队则集中到具体的应用项目当中去。
于是乎,2008年春夏,我带着小张,以及一名姓太田的日本人,来到了南京,进行SDK开发维护的交接工作。
小张在南京有一个女朋友。因为小张去了日本,分别了几个月。所以这次小张是自己举手要和我一起到南京去出差的。至于太田,他是播放器模块的负责人。播放器模块其实是由ACCESS和日本冲电气株式会社合资成立的OKI ACCESS开发的,太田是接口人。
之前社长提到的那个中国人Top,姓赵,接待了我们。然后向我们介绍了二部的部长,刘先生。南京也是仿照东京总部的结构,一部负责浏览器,二部负责其他。所以我们这个项目很自然地落在了二部。
二部刘部长又带来了李科长,将这个任务交给了他。李科长指派了5名员工,每人负责DLNA当中的一个模块(Device Profile)。
大家都知道,南京在历史上受到过日本的暴行。所以一般来说日本人不太敢往那里跑。太田进出总是紧紧跟着我们,心里有些紧张。我们也比较谨慎,避免不必要的外出。
不过还是在一日外出吃饭的时候,路过南京某师范大学的门口。我们三个人用日语交流没有很注意,可能声音有些大,结果围上来几个女生。
“你们是日本人么?”她们用日语询问着。
我一听是日语,而且是女孩子,心想应该不要紧。于是如实回答到:
“我们两个不是。中间这个是。”
太田看了我一眼。
“太好了,我们是日语系的学生,一直想和日本人交个朋友。”其中一个胆大的女生说到。
“啊,谢谢🙏。。。不好意思。。。啊。。。再见”
太田将头埋进了衣领,加快了脚步。我和小张相视一笑,和女生们说了声拜拜,就上前去追太田了。
其实我倒是觉得,他们应该交个朋友。
后来听一些别的同事说,还有人带同行的日本人去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参观的。
其实在我在索尼去圣地亚哥调研的时候,我的课长就在美国的书店里面找到了一本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书。他翻了翻,说这里面的很多照片他是第一次见,当时的日本军真是做了“不得了”的事情。
我是觉得,对于这些话题,其实没有必要特别的回避,也没有必要一定要对方怎么样。国际关系向来只是看实力,努力增强自己的国力才是根本,难道不是么。
南京有名的小吃“鸭血粉丝汤”,大部分日本人是接受不了的。这种时候我也听到过诸如“人杀得鸭血吃不得”之类的评论,我觉得是没有啥必要的。要强大必须要成熟。人如此,国家也如此。
我们在南京大概呆了3个月。日本人来中国是可以免签的,但是最长只能呆半个月。所以太田每半个月坐一次飞机,从南京飞回东京成田,敲两个章,又直接飞回来,很是辛苦。
3个月后,我们完成了工作回东京了。小张给他的女朋友买了很多的东西,然而在小张到达东京之后不久,女朋友提出了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