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国立(科学)博物馆

上个周六去了东京国立科学博物馆(上野),本周日去了东京国立博物馆。
 
在东京国立科学博物馆看的是常设展,早上11点进去的,500日元门票,感觉不贵,于是又贡献了300日元租了一个讲解PDA。虽说好像有中文的,但是总觉得日文的解说得可能更为详细,而且对自己的语言能力提高更有好处,于是还是选择了日文版的。馆中展厅一共有6层,地上3层,地下3层。下午5点钟闭馆,可以浏览的时间正好6个小时,本打算每一层1个小时,不想在一层看地球生物多样性就花掉了3个多小时,汗。。。好在其他层面的展示面积比较小,而且内容我也比较熟悉(日本近代工业,物理学,化学,宏观宇宙学,微观分子学等等),总算在闭馆前转圆了,出馆的时候讲解PDA的电池也正好用完,看来已经到了极限。
 
馆中家长陪同的孩子很多,这和周六18岁以下入场免费可能有些关系,但另一方面大凡天下父母之心,无一人不是对自己的子女给予厚望。我想后一个个因素可能更为重要。
 
馆中大多数家长都只是将孩子往门里一带,然后任他们自由玩耍,自己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大谈山海经;在展厅的另一边,一位年轻的父亲,用他粗壮有力的大手,引导着女儿的小巧的手,在各种实验台上触触碰碰,并且耐心严肃地讲解着。女儿的双眼是那么的明亮,晶莹,充满着渴望。
 
也许,就在这一个普通的星期六,又一个年轻的生命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我这样想着,自我陶醉在对未来无数的遐想中。
 

 
周日去了东京国立博物馆(上野),观摩了中日联合书法展。1400的门票相对来说可是要贵了许多,不过展品中国宝级文物极多,想到这个也就欣然接受了。虽说这个展览从一月份就开始了,然而前来参观的人依然是络绎不绝,甚至仿佛并不是什么展览,而更像是一个庙会。如此拥挤的场面的确很难有足够的心情与时空来细细品味每一幅作品,感觉1000多大洋花得有些冤了。好在我身高上有些优势,总算得见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苏轼的赤壁赋,诸葛亮的出师表。虽说全都不是真迹。。。
 
草书一向全然不解,便舍弃掉了。真佩服身边的许多日本人,虽然完全不懂文章写得是什么,仍能够津津有味地进行品评,甚至拿出纸笔,现场临摹,日本人对书法的喜爱可见一斑。
 
本次书法展的主题是中日书法对比展,展出作品除了中国古代大家之作以外,也有许多日本古代书法家的作品。个人的感觉是前期(奈良时代)基本是中国书法的临摹,水平也相对稚嫩,倒是在用纸上名目颇多,五颜六色的彩纸,金纸,以及发黄的原色纸等等。中后期(奈良时代末期之后)开始背离严谨的中国传统书法,而独爱草书的奔放,个性张扬,出现了假名。不过大多用墨很淡(会不会是纸的问题。。。),而且狂草,就是身边的日本人,好像也没几个能够把全文读通顺的。书法到了这个地步,大概也就成了一个真正的艺术品了吧。
 
结束了书法的参观,顺道去看了看常设展,名为日本各时期出土文物展,实际上过半数都是由中国流入日本的各种瓷器,青铜器。最为感慨的是日本好像出土了几个传闻是公元前1万年的土器,于是展厅的年表的起点被前推到了公元前一万年。。。汗一记。中国是不是也应该将蓝田人纳入历史年表呢?
 
最后又去了副馆,里面全都是些日本从世界各国买来(?)的文物,有中国敦煌的佛像,山西某座庙中的浮雕,巴基斯坦的佛像,埃及的木乃伊,等等等等。看着看着一种无名的伤感油然而生,愤愤离去了。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

%d 博主赞过: